2025年4月10日18:30在C东102,开展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与设计未来的主题讲座,旨在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同学们共同探讨AIGC如何赋能设计、重构创意边界。环境设计系副主任吕游在开场致辞中,以技术赋能艺术,算法激荡灵感的宣言,为现场师生勾勒出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壮阔图景。
当AI重新定义画笔与调色盘,我们见证的不仅是工具革新,更是创意生产逻辑的颠覆性转变。吕游老师指出,生成式AI正在重塑从灵感迸发到方案落地的全流程,设计师需以开放而清醒的姿态拥抱变革。他特别强调,本次特邀的阿里巴巴AIGC理事会特邀讲师团队,将以前沿视野与实战案例,为300余名同学们打开通向未来设计的全景视窗。
环境设计系副主任吕游发言
讲座现场
在随后的演讲中,化老师以设计师最熟悉的软件技能为切入点,展开了一场关于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的革命性对话。大学四年锤炼的PS、CAD技能,正在被AI生成的秒级方案迭代能力重新定义。他通过对比传统设计流程与AI辅助设计的效率差异,揭示生成式技术如何突破人力局限,实现创意的指数级拓展。
现场演示环节将讲座推向高潮。黄老师通过AI工具即兴生成LOGO设计方案,输入未来城市关键词后,系统瞬间输出包含动态光影效果的立体标识;在景观设计案例中,AI基于场地数据自动生成多种空间布局方案,并实时模拟人流动线。更令人震撼的是AI的跨媒介表达能力——输入一段音乐旋律,系统竟能将其转化为对应的色彩组合与空间形态。这不仅是效率革命,更是创意民主化的开端。黄老师在解释技术原理时强调,生成式AI通过深度学习海量案例,构建出超越个体经验的集体创意智库,使设计师能突破思维定式,在人机协同中探索全新可能。
主讲人团队
互动环节折射出的深度思同学们的思考。这场讲座颠覆了我对设计工具的认知边界。视觉传达专业大二张同学展示着她用AI生成的动态海报初稿,原本需要三天完成的草图,现在通过参数调整就能实时优化,这种创作自由度令人着迷。
现场互动环节
随着生成式AI技术迭代加速,设计教育正面临范式转型。学院将探索人机协同设计课程体系,在保留手绘功底训练的同时,增设AI工具批判性应用课程,培养既懂算法逻辑又具人文温度的新时代设计师。
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技术启蒙,更吹响了设计教育变革的号角。当算法开始理解美学,当数据能够激发灵感,设计师们正站在人类创意史上全新的起跑线前。
艺术设计学院/图 环境设计系/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