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启新程·媒创未来——2025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新生见面会记实

发布者:艺术设计学院发布时间:2025-09-12浏览次数:10

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。在这充满希望与憧憬的季节里,金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迎来了一批崭新的年轻面孔。9月11日晚,2025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新生见面会在C中401阶梯教室举行。数字媒体艺术系全体教师及25级专业新生齐聚一堂,共同开启关于技术与艺术交织、理性与感性共鸣的奇妙篇章。

新生们刚结束今日的军事训练后,就迅速集合到会场。纵然身着一袭军绿,但那跃动的神采、灼灼的目光,以及由内而外迸发的蓬勃朝气,岂是统一制式所能禁锢的青春光芒!会场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:虚拟现实的沉浸叙事、动态视觉的绚烂演绎、交互装置的巧妙构思。一幕幕数字艺术的精彩呈现,仿佛在向新生们轻声诉说着这个专业的无限可能。

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唐青副教授首先致辞,她先是对新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,并简要介绍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历程与学科优势。她提到:数字媒体艺术是科技与人文交叉的前沿领域,是未来创意产业的核心驱动力。大家选择的不仅是一个专业,更是一个时代的方向。

随后,专业教师代表依次上台,为新生们送上深情而充满哲思的寄语——

董端阳老师提倡软件操作的必要性,技术是创作的基石,但绝不是终点。学习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软件操作上的困难、逻辑上的挑战,但这些正是成长的阶梯。真正有价值的不是技术本身,而是用技术表达的内容,保持探索的热情,享受从0到1的创造过程。

陈天星老师则从“创新与坚守”的角度分享心得:在这个信息爆炸、技术迭代飞速的时代,数字媒体艺术人既要敢于拥抱变化,学习最新工具与理念,亦需坚守创作的初心——对人性的洞察、对社会的关怀、对美的追求。同时也不忘叮嘱新生们珍惜青春、做更多有意义的事、健康生活,不愧对大学时光。

吴琼老师以“光影为笔,代码为诗”为题,寄语新生:“数字艺术的本质,是用技术解构现实,用美学重构世界。愿大家既能沉心钻研算法、程序、交互逻辑的严谨,亦能纵情挥洒色彩、构图、叙事的情感。技术与艺术并非二元对立,而是相辅相成的双翼。唯有二者平衡,才能翱翔于创意的苍穹。

钟文汐老师以实践为导向,鼓励同学们:数字媒体艺术是‘做’出来的学问。不要惧怕失败,不要满足于理论。实验室、工作室、项目现场才是真正的课堂。用手思考,用脑创造,在一次次调试、修改、迭代中,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数字媒体的语言。

姚璐老师表示: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用视觉语言讲述故事的专业。希望大家在未来四年中,既能耐心打磨技术细节,也能始终保持对生活的感知力,课堂上的每一次练习、校园里的每一处风景,都可能成为未来创作的灵感来源。愿大家用专业与热爱,让每一个想法落地生根。

王绍武老师提到:大学是一场发现自我、拓展可能的旅程。除了专业课学习,也希望大家多参加实践项目、行业讲座、跨学科活动等等,这些经历能拓宽视野,赋予创作更丰富的维度。珍惜每一次尝试的机会,希望四年后的自己会感谢今天的努力。

邵琛寓老师深耕学术领域,她指出在数字媒介重构感知方式的时代,大家选择的不仅是一个专业,更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论。希望诸位在四年的学习中,既能掌握必要的技术语法,更要建立完整的媒介认知框架。

老师们的话语既有宏观的行业视野,又有微观的学习指导,引发现场阵阵掌声。学生代表孔怡然同学也在发言中激动地表示:“老师们的寄语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数字媒体艺术的魅力与责任。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学习,不负韶华,用技术与创意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!”

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学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,近年来持续优化课程体系,强化产教融合,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实践基地,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项目实习实践机会。2025级新生将在未来四年中,系统学习交互设计、界面设计、跨媒体融合、数字影像、网络直播等专业课程,成长为兼具数媒技术与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。

最后,大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。散场时,许多新生仍沉浸在兴奋与思考中。他们眼中闪烁着光芒,那是对未知的好奇,对挑战的期待,更是对未来的信念。星辰大海,征程启航。愿2025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新生们,以青春为帆、以创意为桨,在无界的数字世界里,勇敢追寻属于自己的艺术之光!

  

汤佳怡 袁鸣/图 陈天星/文